桃花坞

打破玻璃盔甲

毕赣电影中,特殊符号的共通之处——以《金刚经》《路边野餐》《地球最后的夜晚》为例

很多人看完毕赣某部电影后总有一种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,为什么剧情走向是这样的,某些幻像到底什么蕴意。其实同一个人拍出来的电影也会带有一些相似的影子,比如故事发生地永远有荡麦,物件多次出现钟表、火车、隧道等

 null

弄懂了特殊意象的共同点,同样有助于理解整部影片,与导演建置类似电影符号的意图所在。

 

1.荡麦

 

毕赣导演的影片发生地都与凯里荡麦相关。他曾经在采访说过:“我对荡麦是迷恋的,这个地方是我编的,是假的。”事实上,荡麦的真实地理位置位于凯里市西北几十公里的大风洞乡平良村。

 

也许正因为这一设置,荡麦这一地点从头到尾都携带着几分超现实的色彩。时空是错乱的,叙事时间线也是错乱的,一切正如庄周梦蝶,无论梦境长短。

 null


影片《路边野餐》用了一段长镜头过渡到荡麦。在这里,陈升遇到了十八年前的去世妻子张夕,用露天的简易ktv装置为她当众唱了一首五音不全的民谣《小茉莉》。随后,他见到了未来时空中长大了的男孩“卫卫”,并听他讲述了自己的故事。

 null


同样发生于荡麦的《地球最后的夜晚》最后一个影片段落,主人公罗纮武前往该地的歌舞厅只为见一面情人万绮雯(汤唯饰)。其间在一家影院观影过程中进入梦境,见到了一个男孩、青涩时期的万绮雯、以及一位红发女。

 null


按照梦境对现实的折射,男孩对应了万绮雯此前打掉的孩子红发女则是旧照片上的母亲,这一切,都是主人公潜意识中希望目睹却失之千里的无望念想

 

两部影片在荡麦的叙事上都跨越了过去与未来,穿梭于梦境与现实。荡麦这个特定地点的非线性时间之处,通过种种叙事错乱的段落碎片化交错,被很好地表现出浓烈的“幻构”与“非现实”意味。

 

另一部毕赣导演的短片——《金刚经》中,尽管没有做出如同后两部影片的超现实尝试,却也呈现了这样一个略带荒诞的情节


陈升和老歪遵从帮派约定暗杀了一个“混江湖”的男人之后,来到荡麦约定的插着木桩的河边等待“花和尚”,木桩上刻着《金刚经》。陈升心想,风吹过的时候,四周将得到超度。

 null


“荡麦的公路被熄火延长/风经过汽车后备箱/人们在木楼里行歌坐月/机器伴随着机器的光/我花了很长时间分辨出痛苦不同于汽油/它可以沉入河流底部/但我希望痛苦能够挥发……”——《金刚经》

 

 

2.钟表

 

毕赣电影中某些时间线略显“混乱”,但这种错乱很多时候与钟表并无相关性。换句话说,不是时空颠倒的时候,就一定会出现钟表。

 

个人理解,钟表在毕赣电影中,更多时候被用于表现对离去亲人、情人的“追忆与寻找”,进行周而复始的印刻。

 

《金刚经》中,老歪问一位老人:“荡麦河往哪走?”。老人没有立刻回答,而是握住老歪的手,仔细端详了他手上的表。

 null


剧情发展到12:15,老人说,我儿子也有一块一模一样的手表。我们才知道,老人的儿子,就是被老歪二人暗杀的“江湖人”,老歪手上的表,自然是从死人身上扒下来的。

 

又如《路边野餐》的男孩卫卫,他喜欢在墙上画钟表。后来“花和尚”想收养卫卫,而“花和尚”被帮派杀害的无辜儿子生前同样喜欢钟表

 null


《地球最后的夜晚》,钟表对“寻找”这一主题进行了集中表现。主人公在父亲的葬礼后,拆下墙上的时钟挂上父亲的遗照。亲戚说:“你爸去世前一直对着坏了的钟喝酒”。(追忆)

 null


而拆开时钟后,主人公竟然发现了之前已经送给情人万绮雯的旧照片(照片上的人是已经离去的母亲),照片上写着一串地址和号码。主人公循着线索,踏上了前往荡麦寻找万绮雯的路途。(寻找)

 

 

3.火车

 

前文提到,钟表其实与时空错乱并不多大关联。因为与时空及叙事线有关的另有其物。

 null


以路边野餐为例,火车在影片中主要进行了以下的渲染:

 

①影片开场不久,卫卫家床前、墙上印出了窗外绿皮火车驶过的画面。(现实、伏笔)

 

②陈升独自一人上了火车,车上只有他一人。几个苗人进了火车隧道,陈升紧随其后。(进入梦境)

 

③在荡麦,长大后的卫卫告诉陈升,为了让爱人回来,他要去画火车车厢,画上倒走的钟表。(梦境中的未来)

 

④影片最后,陈升在车上打瞌睡,证实了他在荡麦的经历都是梦中景。这时,窗外铁轨的火车驶过,车厢上赫然出现了一副倒走的钟表画面(超现实)

 

《地球最后的夜晚》的主人公则讲述了另一个奇观:“白猫死了以后,我在火车上看过他的灵魂。可能是火车经过了一个很长的山洞,我出现了幻觉……因为泥石流,火车被迫停了下来。”

 null


总的来说,火车通过空间进行表意,在电影中呈现出的特殊的封闭空间积极地参与到影片叙事、人物表现和影像风格当中。它建构出一个移动的空间作为主人公进入奇观世界的场地铺垫,而也是梦境褪却后的现实重影之地,成为重要的隐喻性场所。

 null


《千与千寻》那辆经典的海上列车,通往非现实的幻境,车里的其他乘客是隐形的,因为他们是人生旅途中的过客。科幻片《回到未来3》的主角马丁借助火车头的推力,一瞬间,只身一人从1885年的铁道穿越回了1985年的铁道,一切仿佛做梦一样。

 

4.诗

 

每个观众对毕赣电影中出现的诗都有不同的理解。解读诗也不是我擅长的领域,这里只想聊聊它们所起的作用。

 

【醉酒】:背着手/在亚热带的酒馆/门前吹风/晚了就坐下/看柔和的闪电/背着城市/亚热带季风的河岸/淹没还不醉的桥/不醉的建筑/用静默解酒……

 

这首诗通过留声机播放时,陈升刚从牢狱之苦中解脱,在自己九年的牢狱中他遭受了母亲和妻子离世的痛苦。这首诗不止交代了故事发生地凯里的背景,也预示了主人公常年买醉,深夜辗转反侧的经历。

 null


又如《金刚经》中的一段诗:痛苦,举着鲜艳的误会赶赴行程/同路人畏惧毒蛇摆动的尾巴/冷血的体温将它融化/虚脱,水井与月光的交换/又是孤傲的败军撤退水蒸气/夜晚的时钟交替成了摆渡人……

 

陈升完成了帮派任务后,乘上了摆渡人的木筏向荡麦漂流。碧波荡漾的河面上,这首诗反映的正是他对死亡的反思与内心挣扎的写照。

 

 

参考电影:

《路边野餐》2015年

《金刚经》2012年

《地球最后的夜晚》2018年

《千与千寻》2001年

《回到未来3》1990年

(写了好久的一篇)

评论(13)

热度(511)

  1. 共48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