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花坞

打破玻璃盔甲

杂谈:能臣才子背后的宋仁宗

据不完全统计,仁宗朝出现的耳熟能详的名人有:


范仲淹、庞籍、包拯、韩琦、富弼、文彦博、狄青、张方平、唐介、王安石......

苏洵、苏轼、苏辙、曾巩、欧阳修、柳永、晏殊、梅尧臣、苏舜钦、黄庭坚、张载、邵雍、周敦颐、程颢、程颐、沈括......


(包括纸币交子也是在这个时候发行的)


如果你还在上中学,那么当这群人出现在你面前,估计会对你连发“死亡三问”:


文言文背了吗?

宋词背了吗?

历史背了吗?


所以为什么说仁宗很“特别”呢,因为所有臣子文人都比皇帝出名,后人称“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”。


虽然后世对仁宗赵祯并不熟悉,不过当朝的百姓,甚至是邻国辽国的统治者,都是非常认可他的。去年某平台的高分荐书单中有一本叫《汴京之围》,开篇就费了笔墨写了仁宗逝世:


——仁宗死时,整个都城都陷入了巨大的悲伤,死讯传到西安洛阳,城中军民妇孺,都向着东方哭泣,烧纸的烟尘遮住了太阳的光辉。整个京师自发罢市悼念,数日不绝,有人在去往四川路过的深山里,竟看到路边汲水的女人也拿着白纸哭泣。就连辽国皇帝听到消息后也大哭着抓住使者的手感慨“四十二年不识兵矣”。


在无数句老生常谈中我们总会听到这样的话——百姓只顾着安居乐业,统治者变更无人问津。


显然,宋仁宗赵祯打破了这个认知。


“这些人之所以痛苦,不仅仅是为了一个人的死亡,而是在怀念一个时代。"


宋仁宗在位42年,从表面看他似乎没干出什么大事业,相比于某些讨好文人以博得后世佳名的君主,他为人低调到不像一个皇帝。就在这波澜不惊中,中国社会繁荣的时代却悄然而至。赵祯在位期间经济繁荣,科技文化得到长远发展。


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,而众星拱之。


《宋史》赞曰:为人君,止于仁。帝诚无愧焉。苏轼为其赋诗称:“天容玉色谁敢画,老师古寺昼闭房。”王安石吊词曰:寻常飞白几(注:宋仁宗尤擅白几体,《书史会要》称“埶遒劲,可入能品”),寂寞暗尘浮。《闻补录》更有朝士诗云:宫槐春笼流香景,官家(宋朝称皇帝为“官家”)玉色写芙蓉。


这一时期,涌现了一系列著名的政治家、思想家。有奉行庆历新政的范仲淹,领导北宋古文运动的欧阳修,开封府传奇人物包拯、赋诗《蝶恋花》而名噪一时的柳永等不尽其数。又更定科举法、废并县、减徭役,下承王安石变法。


但宋朝却因为割地、和谈等标签被蒙上了历史边缘化的冤屈,就连刻画该朝代的影视正剧都少之又少,更多以民间野史与杂谈为主。


忽略的,却是免于烽火的北宋子民,暗夜中熠熠生辉的上河夜市,更是仁宗朝的汴梁如梦繁华如昔。


评论(5)

热度(161)

  1. 共13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